您的位置:教视网 > 文集 >

最好的老师

最好的老师

时间:2014年05月26日作者:xie来源:教视网会员点击: 【字体:

第十二册语文书上有一篇课文——《我最好的老师》,讲述了“我”六年级时的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。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,教学方法独特,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、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。

课文具体描写了怀特森老师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学过程。第一天上课,怀特森老师给我们讲授“猫猬兽”这种动物,我们根据课堂笔记所做的随堂测验竟然都得了零分,原来怀特森老师讲的关于“猫猬兽”的一切都是编造的,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,学会独立思考,独立判断,具有怀疑能力。

这篇课文我很喜欢,学生也很喜欢,觉得这位老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、敢于质疑的做法是非常好的。目前,中国的教育在这方面的缺失十分严重,更多的老师是希望学生“乖巧听话”的,若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异议,有些老师还会恼火。其实,学生敢于质疑,这才是好事呢!如果从不怀疑答案,那学生的大脑就真成了接受知识的“容器”了。

这让我不禁想起曾经学过的地动仪知识——当某个方位传来震感时,地动仪上的其中一条龙口中的铜丸便会掉下。当时觉得是那样神奇,也不禁对古人的智慧无比赞叹。若干年后,我对张衡的“地动仪”产生怀疑,我认为只要地震震感传到洛阳,“地动仪”上的八条龙含着的铜丸都有可能掉下来,未必能灵敏到“虽一龙发机,而七首不动”。我以为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恢复这样一种仪器是轻而易举的事,何以无人去实践呢?我也注意到,一直没有公开的论述对地动仪的真伪质疑。可是我们作为教师,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,我实在不相信“地动仪”能有那样的灵敏度。我也请教过一些物理教师与地理教师,他们也无法把“地动仪”的可能原理令人信服地说明白。现代科技完全有能力研究恢复有记载的机械发明,何以连并不复杂的“地动仪”也恢复不了,而忍让这个体现中华灿烂文明的有用之物“失传”呢?令人伤感的是,对这样的问题,起先还有人有兴趣去探究,随着应试教育的蓬勃发展,这类质疑竟越来越不合时宜了,学生越来越相信书本而漠视探索与发现。当学生们读到“验之以事,合契若神”时,他们真的相信吗?

这不免让我想起更多类似的事……

小学时,科学老师告诉我们:说美国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,能看到地球的人工工程只有中国的长城。后来也在书中见过类似的说法—— “从月球上用肉眼能看到的人类最大工程是长城”。当时感到不可思议,可人家都这么说的,况且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。再后来想到:人在百米距离外用肉眼能看清一根头发吗?如果这是吹牛,那所谓用肉眼在太空看长城必定是谬说。况且果真在太空用肉眼能看到长城,那么同样能看到人类文明的许多工程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不管是谁,只要有一点文化知识,能独立思考,判断这种说法的真伪实在不是一件难事。但这个说法仍不断地出现在各类文章中,继续流传,而且越发神奇。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官员、文化名流和教师都一本正经地以此为例,证明先人的伟大。

人类在太空和月球上真的能用肉眼直接看到长城吗?揭开这个谜,并不要很高深的知识和设备,可是直到近年,才有人出来澄清事实,原来宇航员没说过那样的话。我认为这是中国知识界最尴尬的事之一,在近30年的时间内,他们没有发出强有力的正确声音。现在,航天英雄杨利伟证实,在太空是看不到长城的,这个谜算是彻底揭开了。

曾看到这样一则传说。20世纪初,德国的小学教科书上说打败拿破仑是德国人的力量,英国的小学教科书则说打败拿破仑完全是英国人的力量,各说各的话。罗素主张把这两种教科书放到一块让小学生读。有人担心这样做孩子们将无所适从,他们信谁的呢?罗素说,你教的学生开始怀疑了,你的教育就成功了。——这里的“怀疑”,内涵是“思考”,并不等同于“谁也不相信”。而反思中国的教育,当看到学生一双双眼睛流露疑惑时,被学生的问题“刁难”时,教师是多么的手足无措啊!——高度紧张的“引导教育”,苦口婆心的“思想工作”,五花八门的“心理疏导”,都为了一个目标:让他相信我们让他听到看到的一切都是正确的,如果他有所怀疑,那是世界观有问题……

我想,如果教育者不愿教学生探究和发现,学生没有质疑思考的禀赋,全社会却年复一年地空谈“诺贝尔奖”,那才让人欲哭无泪呢!

[文章来源:教视网 https://www.sp910.com/article/3903.html 转载请保留出处。]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