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教视网 > 文集 >

《一去二三里》教学设想-一年级语文上册-人教新课标

《一去二三里》教学设想-一年级语文上册-人教新课标

时间:2014年11月09日作者:佚名来源:教视网点击: 【字体:

《一去二三里》是三个不同版本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《识字1》中的一篇课文。本课是一首古诗,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、烟、村、亭台、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、恬静的山村风景画。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,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,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。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,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。

识字、写字、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,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《语文课程标准》,我确定了以下2个教学目标:(1)学会10个生字,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,认识9种笔画。(2)通过诵读,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,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。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,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,通过自己的研读、教师的导读、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,理解词义,读好诗句。

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,学写汉字。为此在写字前应先让学生认识田字格,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,初步掌握运笔方法,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、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每一个汉字。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,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。

一、以情激趣,导入新课

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,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。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——好奇来做文章,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,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,“这是什么地方?”,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。

二、自主研读,自读自悟

留出一定的时间,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,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、相互切磋、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读懂课文。在检查自读情况时,可让学生来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,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,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。

有人说想像是创新的翅膀,在诵读古诗时,可让学生在试试、学学、比比等活动中,充分展开自己的想像,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,享受审美的乐趣。

三、合作识字,探究写字

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,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,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,爱护学生的好奇心、求知欲,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,倡导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。因此在教学生字时,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,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,互相交流学会的生字,让学生主动地把认识的生字介绍给大家,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。在学习新笔画时,可采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地向学生介绍笔画的名称,并通过和新笔画交朋友的游戏来让学生记住新笔画的名称。写好“一”、“二”、“三”、“十”这四个字则是本课的难点,为此,应在学生观察探究的基础上,通过教师示范讲解,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,让学生从中领悟写字的要点,掌握运笔的方法。在学生描红和写字时,教师巡回指导,进行个别辅导。

《识字1》只是一个教学的载体,怎样来让学生通过载体的学习来引发学习的愿望呢?在课堂延伸活动中可设计这样一个作业:“读读背背带有数字的”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愿望与积极性。

[文章来源:教视网 https://www.sp910.com/article/3942.html 转载请保留出处。]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