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教视网 > 文集 >

《教育的智慧与真情》读后感

《教育的智慧与真情》读后感

时间:2013年09月06日作者:xie来源:教视网会员提供点击: 【字体:

细细读完肖川教授的《教育的智慧与真情》,我被他豁达、平实与质朴的语言所深深打动,字里行间无一不折射出作者之于教育、之于生活的智慧与理性之光,无一不散发出涌自作者心田的真情呼唤。

还未翻开那本书,封面上的那段话,就深深吸引了我—— “没有智慧,‘教育’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,一种‘认知结果的堆积’;没有真情,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,‘教育’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。”

想想自己也曾徘徊在职业倦怠的边缘,想想自己也曾有过无可奈何的叹息,那都是因为我没有背上智慧的行囊,且行且思。

教育的智慧是什么?理想与信念,恒心的追求应是首要之义;教育的智慧哪里来?读书与反思,积极地写作应是必经之道。

一、智慧在读书中获得

肖川教授说:“书中有光明,可以烛照我们的内心;书中有警示,让我们的人生之舟绕过暗礁和险滩;”尽管这些表述有点诗意,但不可否认的是,读书是我们获得思想资源最为重要的途径。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读书能使我们从琐屑、单调、平庸的生存境遇中摆脱出来,让我们的内心鲜活,积极地捕捉各种有意味的信息,从而使我们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。对于这句话,我想很多老师都会有切身的体验。回想自己的生活,也因为有了书籍才增添了几分色彩。有的书,是崇拜地读,如《好课是这样炼成的》《诗意语文课谱》,虔诚地拜读名师的课例,虽然学得了一点皮毛,但最终还是知道,一个人的内在是无法复制的,我们应更多地充实自己。有的书,是理性地读,如《有效教学十讲》《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》,学校提倡我们读这些专业书籍,虽然的确艰涩难懂,但真的静下心去读,还是能接触到教育更深层的本质,我督促着自己边读边做笔记,竟也品尝到了理性思考带来的乐趣。还有的书,是因为喜爱而读。如果我们总是读那些专业书籍,生活便少了几分闲情逸致。对于我而言,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滋润我心灵的鸡汤,我时常会去图书馆,找找过去读过的好书,再次重温一下。当我再次捧起沈从文的《边城》,我发觉,最打动我的不再是翠翠与两兄弟之间凄美的爱情,而是那深爱她的,含着惆怅死去的祖父,此时,我才真正领悟到毕淑敏读《人鱼公主》时的感受——“人在不同年龄阶段读同一本书,味道是不一样的”,这也让我更深刻地领悟了语文课本中“走遍天下书为侣”的深层含义。

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得好:“读书,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,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。”这就是说,通过读书能获得智慧,能使你更好地生活、工作、开拓人生新的境界。

二、智慧在反思时积淀

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,我们要时时回过头来用理性的眼光审视我们自已,这样我们就可以透过琐屑和繁杂逐步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,才能少走弯路。

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,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,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的知识。因此,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:成长=经验+反思。有改变才会有成长,你总是要试图去改变一些做法,一些想法,而不是固步自封。教育不是简单的操作性行为,而是建立在不断探索、反思之上的行动。同样一句话,处理同一个事件,有没有教育智慧,其方法和效果是大不一样的。就像曾经的自己,会因孩子的错误而大发脾气,毫不留情地指出他的不是,后来,我反观自己的教育策略,大声斥责“为什么要这样做”和温和告诉他“你可以怎么做”,目的难道不是一样的吗?而后者的效果却更佳。

三、智慧在写作时形成

教育的反思缺不了写作。没有反思、没有写作,就没有积累,智慧又从何而来?

朱永新先生更是竭力提倡、推崇教师写教育随笔,他说:“我鼓励教师们参加我的‘朱永新教育成功保险公司’,投保条件为每日三省自身,写千字文教育随笔一篇。一天所见、所闻、所读、所思,无不可入文。每天跟自己对话,每天写下自己的感悟,解剖自己的心灵,记录自己的成长,写下自己的教学行为。十年后持360万字的教育随笔来本公司,定成百万富翁。”虽然这话有些调侃,但它揭示了一个成为优秀教师的规律,那就是自觉的、主动的、坚持不懈地写教育随笔。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,我们全体老师正用非一般的毅力践行着,尽管承担着压力,但很多老师正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,这又怎能不感谢曾经有过的督促与鞭策呢?

《教育的智慧与真情》,不仅让我们读到了教育,也让我们读懂了人生。也许我们教师这个角色太小,还擂不动那震天大鼓,但我们可以时刻准备着,像肖川教授一样,倾注智慧与真情做一个读书者,一个反思者,一个写作者,一个积极而真实的生活者。以智慧守望理想、以真情坚定信念,去追逐生命的完满、去求索教育的真谛。

 下载信息  [文件大小:335.00 KB 下载次数: 次]
点击下载文件:教育的智慧与真情.ppt

[文章来源:教视网 https://www.sp910.com/article/3853.html 转载请保留出处。]

更多